今年,青海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,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。
一是一体化推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。依托“一带一路”重要支点和商贸物流枢纽定位,推进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推进国内外物流节点以西宁和海东为枢纽进行高效衔接,开展面向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及欧洲国家的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。大力推进西宁、海东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,引进宁波、深圳等地知名跨境电商平台,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链,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升级。同时,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,有针对性地借鉴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成熟经验做法,着力培育适合本地特征的跨境电商模式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b2b业务,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,吸引商贸物流企业和工业企业集聚,引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跨境电商企业、物流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,形成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。
二是加快建设本地特色产业。盐湖化工、有色冶金、能源化工、建筑新材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。锂电、光伏光热、有色合金高新材料、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,农产品、天然蜂蜜、磷酸铁锂出口有效增长,首次实现氧化铝、镶矿砂进口。在消费升级背景下,生态优势已成为青海发展的最大红利。生羊肉、青稞、三文鱼、枸杞等有机农牧产品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国内外消费市场。成功打造藏毯、特色浆果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新能源新材料、特色轻工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。同时,不断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经贸合作,在中亚、东南亚等地设立15个本地特色商品国际营销中心和海外仓,建成13个综合性进口商品展销中心,有效带动货物贸易发展。目前,青海164家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基本稳定。
三是利用综合保税区优势畅通出口渠道。西宁综保区建设加快,封关验收设施基本建成。同步推进招商引资,中外运普菲斯公司、兰州安鸿数码科技、深圳华讯方舟等冷链物流分拨、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初步达成入区意向。青海元凯、久美藏药、圣源地毯等8个企业拟定入区项目,涉及食品、药品、绒纺等青藏高原资源优势产品。已落户的江苏省最大外贸国企汇鸿集团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,组织国外客商与青海企业进行精准对接。
四是加强国际贸易通道建设。推进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,优化西宁机场航线结构。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,开通了“俄罗斯—蒙古—二连浩特—西宁”和“俄罗斯—哈萨克斯坦—阿拉山口—西宁”中欧班列,推动进口农产品国际班列向北和向西融合发展。(青海商务厅)